郭星,女,1969年生,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社会学专业,现任教于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学理论、社区治理、矫正社会工作。
郭星老师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30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先后荣获临沂大学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共产党员、法学院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21年,指导的社会工作专业2012级学生武钰晓被推选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候选人。
三尺讲台勤耕耘,一片冰心育英才
郭星,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社区治理、矫正社会的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以高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责任心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着教书育人的从业初心。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她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先后获得临沂大学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共产党员、法学院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坚持正人正己,言传身教,严谨治学
郭星老师始终坚持正人先正己,把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忘我的奉献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立德之本,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自身的行为教育学生,自觉地践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格言。她常说,课堂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一堂课都要上成精品课。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郭星老师申报立项了校级《社会学概论》的精品课堂,从完善课程要素、建设课程网站到课程录制,每一个环节她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严谨的规范,经过辛勤的努力,该课程成为了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课程之一。
在指导2016届社会工作专业胡展图同学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郭星老师从选题、查阅资料到写作进行了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反复修改文稿竟然前前后后达到了15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胡展图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了2017年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郭星老师还把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个教案的编写、每一堂课的设计、每一次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中,辛勤的努力换来了同事们的真心钦佩和学生的衷心爱戴,在2017年、2019年和2020年学院教学综合评价中,郭老师均获得了优秀等次。
潜心教学改革,突出实践,助力成才
长期以来,郭星老师潜心于教学改革与创新,在“线上+线下”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课题,提出了包括多种形式实践教学活动的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理论课为基础,形成参观考察学习、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学年论文、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等互相配合的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出真知。为了验证和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在《矫正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上,郭星老师先后亲自带领学生到兰山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费县司法局蒙山驿站开展了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实务专家现场讲解、实施矫正项目、与矫正对象互动交流等形式,这个教学模式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在此基础上,2018年郭星老师的研究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以文科专业为例》在获得了临沂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结出了累累硕果,一大批莘莘学子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受益者。其中,2017级学生高广智在郭星老师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先后获得山东省大学生公益志愿类社团优秀项目成果竞赛二等奖、山东省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二等奖、临沂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等奖,发表论文3篇,2019年获“国家奖学金”,2020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学生”荣誉称号,2021年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2012级社会工作系学生武钰晓在郭星老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社区矫正课题研究,毕业后创立了临沂市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临沂市社会工作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被推选成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候选人。
牢记立德树人,关爱学生,导航人生
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教师,郭星老师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始终牢记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融合。2018年、2019年,郭星老师连续申报立项了院校两级《社会学概论》课程思政教改项目,通过课程思政研究和课程思政教学,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守牢课堂主阵地,积极传播正能量。
她还始终坚持与学生打成一片,保持与学生的多方位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波动。她总是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每一位同学,随时通过微信、QQ、短信、学校网络平台等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线上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难题。郭星老师还时刻注意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每当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她会耐心指导;每当学生做错了事时,她会帮助学生分析利弊,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
2018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徐树超在入校之初,对于专业学习较为抵触,思想波动较大。郭星老师多次与之谈心,并指导其在山青社工服务中心跟随社工督导参与未成年人矫正社会工作项目实施。2020年以来,徐树超全程参与了两个社会工作项目:“志愿助力,赋能乡村”农村社区志愿组织培育项目、“我的爷爷是老兵”农村社区优抚老兵支持项目,受到了山青社工服务中心、兰山区民政局的高度评价。徐树超也因此坚定了专业思想。2019届社会工作系考研学生刘鸿宇,在考研压力之下有了放弃的想法。郭星老师多次开导她,把她叫到家中边吃饭边聊天,纾解她的压力。2019年,刘鸿宇顺利地被录取为鲁东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2008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刘杰在毕业之际面临就业、爱情、亲情的矛盾选择,郭星老师多次与之谈心,并且与其家人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工作、居住等现实问题。即使学生工作后,郭星老师也时刻关心学生成长,在刘杰多次面临人生选择时及时给予指导。如今,刘杰已经成长为山东省司法厅一名年轻的干部。2007级历史系学生范建龙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找到郭星老师。郭星老师一视同仁地与之交流,针对其考研、法考、考公等人生问题进行了尽心辅导。今天,范建龙已经成为临沂市兰山区教育局一名公务员。
努力提升自我,不断进取,永不停歇
时代在进步,学生也在变化。郭星老师在教师岗位上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要求自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访学,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提高学术素养,积极探寻适合现代学子的教育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郭星老师坚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进修学习,先后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进修学习。2015年12月,为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郭星老师到韩国江南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
郭星老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近年来在教学、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2011年至今,主持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主持民政部后资助课题1项、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参与省规划课题1项、主持市级社科课题6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校级精品课堂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为进一步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郭星老师始终对教师职业怀有崇敬之心,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神圣的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心教书,尽心育人。她动情地说,教书育人是我此生最正确的选择!我将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