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银,硕士,临沂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农产品加工机械、车辆仿真分析。主讲课程《机械原理》、《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和《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等。荣获2013年度临沂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3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4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4篇,指导学生获山东省机电创新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教书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这是在临大任教十六年的杨雪银老师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她明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用专业知识去给养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灵外,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春风化雨沐桃李的情怀,以德育人,以情化人。
痴心教坛十六年,爱岗敬业如一日
硕士毕业后的杨雪银,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就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在为教育献身的轨道上。任教的十六年间,未曾动摇过教书育人的拳拳之心和赤诚之心,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她充分利用课堂讲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谨小慎微是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体现。杨雪银老师每学年都要承担6门左右的基础课和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中杨雪银坚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自己首先要吃透教学内容,这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课后作业批改等。
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有时候,为了讲好一堂课,就必须查阅大量资料,做大量的题,秉持着对教学的热忱,以及让学生吃透用熟知识点的目标,她会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反复斟酌优化,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将复杂的结构简单化,并借助多元化的教具,以最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此外,她会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例如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来提高课堂效率,让同学们更好、更快的吸收知识点。每当看见学生们豁然开朗的样子,杨雪银都会觉得所有付出都没有被辜负,甘之若怡。
参加讲课比赛那年,当时的杨雪银进入了全校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决赛环节,但在决赛前一天,6岁的儿子在游乐场玩耍时不幸从健身器材上摔落,造成左手腕耻骨和桡骨粉碎性骨折,需紧急住院治疗,术后因疼痛非常而哭闹不止,看到这场景,杨雪银的心犹豫了,事业和儿子都是她心头所爱。爱人看到了她的纠结,毅然鼓励她参加比赛,而且还要比出个好成绩。正是对教学事业的挚爱和同事家人的鼓励,天随人愿,那次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在杨雪银心中,十六年间为家人付出的爱不足为学生付出的一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总会心存愧疚,但始终无怨无悔。
满园桃李争相望,春风化雨正当时
从教以来,杨雪银深深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光荣与伟大。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并要学会因材施教。对待能力偏差的学生,她总是以最够的耐心去引导和鼓励,承认并肯定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对他们充分地理解,宽容与爱护。“让每个学生都不掉队,让每片砖瓦都尽其才”是她的目标。面对刚步入人生青年期的学生,她充分尊重学生独立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增加教学互动环节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年来,她所教授的主要是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贯通本科学生,普本学生大部分都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贯通本科学生由于三年的职高经历,对于学习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让杨雪银煞费脑筋,她经常会在课后或假日找学生谈心,帮他们树立职业规划目标,重新燃起他们扬帆起航的信心。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她还自学了心理学课程,并取得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
教之有道效先哲,师者无私启后昆
随着本科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考研为学生择业增加了丰厚的筹码,《机械原理》课程是大部分院校专业课的必考科目,基于对该课程的多年授课经验,杨雪银老师主动请缨为同学们助飞梦想,承担起专业课程的考研辅导工作。
考研辅导授课内容综合性很强,备课花费精力大,她都会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提前做各大高校历年真题,认真总结题型,提炼规律方法,让同学们在多变的题型中可以游刃有余。日常授课中,她更加注重培养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虽然线上线下辅导几乎透支了她整个周末的休息时间,但每当她接到学生们的考研捷报时,都会甘之如饴。工作中的她,对学生没有丝毫吝啬,但对家人,她都是儿子们眼中的“小气鬼”,同为教师的爱人成为她的最好家庭助手。每年考研成绩出来时,杨雪银都会为学生的免试和调剂忙得不可开交。付出就有回报,每一届同学毕业后的离开更是新联系的开始,2006级绍伟同学博士毕业后一直在福特从事车身结构优化设计工作,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的素材搜集方面,给予杨雪银很大的帮助。每次与学生交流,她都能感受到知识传承和转化的力量。
学厚为师勤树典,德高为师身正范
身为教师,杨雪银始终把“学厚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衡量教学行为的标尺。她深知,如果没有坚实厚重的业务功底、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学研究,就无法胜任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为此,她特别重视教学改革,在这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曾发表教改论文4篇,主持或参与完成了临沂大学教改课题5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1项。
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在认真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杨雪银会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人才培养中将科研成果内化为知识营养,并发挥先导作用,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多次获得国家级,指导学生发表科技论文数篇,指导学生获山东省机电创新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外化于行履职责,内化于心树旗帜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杨雪银政治思想进步,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关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平时更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团结同志,诚实守信,勤学乐教,廉洁奉献。
工作中能够始终以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踏实,学习刻苦努力,教学创新求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深知只有高度的党性修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才能承担重任。对于领导分配的各项任务,她都会不辞劳苦,认真落实,积极执行,高质量完成。面对问题,及时反思,查摆问题,虚心请教,列出清单,及时改正。为加强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主动承担学院部分教务工作。2016年,杨雪银荣获临沂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是对一名模范教师最大的肯定。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十六年来,正是这种爱事业、爱学生、爱教育的博大情怀,让杨雪银老师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演绎得淋漓尽致。岁月如流,人生似梦。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凭借那颗火热的心,胸怀对工作的那份痴情,以爱和责任为伴,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愉悦前行!